贵妃鸡养殖技术网
 
新闻详情

通渭华家岭农业合作社“唱大戏” 产业铺就增收路

浏览数:47

 1935年9月,中共中央在通渭县榜罗镇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榜罗会议,自此,“榜罗会议”被载入了中国革命的辉煌史册。1936年10月,800多名红军将士血洒华家岭,成功阻击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队,保证了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赢得了长征的最后胜利。

  10月16日至17日,兰州晨报记者跟随中宣部“重走长征路甘肃行”采访团走进通渭县华家岭乡,映入眼帘的是层层梯田里绿油油的麦苗。通渭县华家岭乡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近年来,该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至2015年底,全乡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53户,贫困人口5410人,贫困面为30.76%。全乡18个村里,石卜、活马、后湾、老站、大牛、小牛等6个村实现了整体脱贫。

  红五军血洒华家岭红军后代追忆阻击战

  1936年8月,红二、四方面军长征进入甘肃后,蒋介石命令保两宁(会宁、静宁)并组织通渭会战,意图把红军消灭在西兰(西安至兰州)公路以南。通渭县华家岭是西兰公路的必经之地,10月上旬,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离开通渭,进抵会宁清江驿和静宁界石铺,与一方面军胜利会师。10月20日,担任四方面军后卫的红五军接到总指挥部的命令,在华家岭设伏阻击敌人。

  10月22日午后,追击红军的敌人先用迫击炮轰炸红五军37团阵地,以整营、整团的兵力集中冲锋。红五军27团与39、43、45团轮番上阵,阻击9倍于红军并有7架飞机配合的敌人。10月23日,敌第三军、第三十七军合力向华家岭红五军的阵地发起总攻。红五军的临时作战指挥所设在华家岭北段山脉的一个堡子里,指挥39、43、45团分别占据山头有利地形,打退了敌军的5次冲锋。随后,敌军便调来7架飞机参战。因红军的作战工事没有树木遮挡,敌机的轮番轰炸使887名红军战士阵亡,红五军28岁副军长罗南辉也被炸弹击中壮烈牺牲。

  今年74岁的富殿玺告诉记者,他是当年红五军战士王宗兴的长子,父亲在华家岭阻击战中负重伤后与部队失联,伤愈后遗落在华家岭后湾村与富氏女成家后改为富姓,父亲在世时曾多次讲起当年红五军喋血华家岭的惨烈战斗。

  产业铺就增收路农业合作社“唱大戏”

  “公路就在这不高的山岗子上。这山岗,土人叫梁子,没有一棵树,没有一滴水,自然,没有一户人家。”作家张恨水如此描述华家岭的。因地势险恶,华家岭乡与新修的310国道擦肩而过,而它是否真的被人们遗忘了呢?

  走进华家岭乡世歌尧村的甘肃金岭众创林木育苗农民专业合作社林下经济暨云杉育苗基地,看到的除了乡村多见的土公鸡,还有少见的乌骨鸡,贵妃鸡、绿壳蛋鸡。据了解,该合作社由该村毕业的创业大学生王秉雄回乡带头成立,吸收方圆74户贫困户为社员。

  距世歌尧村不远的善马村,场地里摆满了加工好的燕麦草垛,等待装车送往养殖场。这座占地48亩的收购加工基地,采取“公司+村委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与全乡10村396户农户及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饲草燕麦订单种植6000亩,实现“人均一亩草,增收600元”的目标。

  “我们坚持以‘路水电房、输加种养、教培文卫、迁保贷商’为重点,确保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华家岭乡党委书记殷建国告诉记者,近年来全乡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引进一些企业和在外人士返乡创业,发展起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投资小、时间短、见效快的增收致富项目,形成了乡有主导产业、村有富民项目、户有增收门路、人有致富技能的产业增收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