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户要掌握哪些技术?如何稳定产蛋率不降?针对这一系列问题表示,影响蛋鸡生产性能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温度因素、空气湿度、空气质量等因素。
1.温度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温度对蛋鸡产蛋、蛋壳品质、受精率和饲料效率都有明显影响。正常条件下,产蛋鸡舍的温度为13℃~23℃时,能保持生产性能的稳定、产蛋率高。舍内温度愈高,高温持续的时间愈长,产蛋量和蛋壳质量下降愈显著,特别是高温出现在产蛋后期的危害性比产蛋前期更为严重。舍温超过24℃,每升高0.5℃,蛋重下降0.5%,每升高1℃产蛋鸡的采食量会减少2%,产蛋量也随之下降。经常高于29℃时则产蛋量下降,30℃~32℃温度时公鸡的精液量下降若室温在30℃以上则产蛋率下降明显,室温超过35℃就有部分蛋鸡中暑死亡。
蛋鸡相对比较耐寒,但当环境温度过低时蛋鸡的活动迟钝,耗料增加明显,生产性能下降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冬季舍温最好不要低于7℃,一般应保持在10℃以上。舍温降到9℃~-2℃时,鸡难以维持正常的体温和产蛋高峰,如果降到-9℃以下,产蛋率下降,12℃产蛋停止。因此,在北方冬季饲养蛋鸡一定要为鸡舍创造适宜的温度,从而保证蛋鸡生产性能正常发挥。
2.空气湿度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相对湿度在45%~70%,对蛋鸡生产性能无明显影响。但是,当环境中相对湿度在85%以上或在35%以下时,都将对蛋鸡产生不良影响。轻则影响料蛋比,重则引发疾病。空气湿度能影响蛋鸡对温度的感觉,但对蛋鸡的热调节没多大影响。
在环境高湿情况下,当环境高温时,蛋鸡蒸发散热困难,体热蓄积,易发生热应激死亡;当环境低温时,由于潮湿的空气热容量、导热性均较高,使蛋鸡感觉更为寒冷,耗料增多,产蛋率下降,甚至冻伤。
如果舍湿度低于40%,蛋鸡羽毛凌乱皮肤干燥,空气中浮尘飞扬,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导致家禽脱水影响产蛋;如相对湿度高于72%,蛋鸡羽毛黏连污秽,诱发鸡关节炎病,产蛋量下降;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鸡的呼吸加快,同时这样环境有利于微生物繁殖,导致疾病的发生;低温高湿环境下,易使家禽失热过多而受寒,影响产蛋。
3.空气质量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良好的通风换气措施,可加快鸡体散热,有条件的鸡场应安装排风设备。实践证明,良好的通风措施可以降低舍温3℃~8℃。蛋鸡舍的通风工作可采用自然通风鸡舍跨度一般为6~7米,最多不超过9米,舍顶设通风口和风帽)或机械通风(可采用立体通风、横向负压通风、纵向负压通风或纵向过滤通风等方式)。机械通风效果较好。夏季加强通风既可以降温,又能保证空气新鲜。采用机械通风的鸡舍,把风机全部打开,如果鸡舍过长(70米以上),还可在中间安装接力电扇。注意通风时,将两侧门窗关闭,与排风扇相对应的进风口全部打开。采用自然通风的鸡舍,应将门窗全部打开,但应设有纱窗、纱门,防止蚊蝇进入。
成年蛋鸡舍氨气浓度应控制在20毫克/立方米以下,硫化氢气体浓度不应超过10毫克/立方米。采取喷雾消毒,通风换气等措施,对减少鸡舍内空气中的灰尘和微生物有良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