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典型新城疫发生的主要原因
变异毒珠不断出现,是导致非典型新城疫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实际养鸡过程中,贵妃鸡新城疫病毒在反复的高免疫抗体水平的压力下变异毒株不断出现。这也可能与我们所用疫苗、用苗方法等有一定关系。
我们目前可用的疫苗毒株主要有Ⅱ系(B1)、Ⅳ系(LaSota株)和Ⅰ系(Maktesuar株)。最常用的是弱毒型的Ⅳ系(LaSota株)疫苗,中等毒力的Ⅰ系(Maktesuar株)疫苗虽然被限制使用(鸡会带毒而造成环境污染),但在生产中也常用于一月龄以上土鸡和二月龄以上的蛋鸡。而目前主要流行株多为基因Ⅶ型毒株,而Ⅰ系属基因Ⅲ型,LaSota株属于基因Ⅱ型。虽然各型之间有一定的交叉免疫功能,然而就算用对了相关基因型的疫苗,加上各地区的具体流行毒株又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再者,实际用法和操作上(饮水时间、水质、注射剂量、注射部位等)也有不合理的细节问题存在。这可能是近年来在有着高抗体水平的鸡群里出现新城疫免疫失败及发生非典型新城疫的主要原因。
有研究证实,目前的商品疫苗,也存在对新城疫野毒已经不能产生良好的保护作用的情况,有必要研制新型疫苗来控制新城疫的传播。
2、流行特点和表现症状
尽管目前对贵妃鸡新城疫采取了强制性免疫、扑杀、限用中等毒力疫苗(如I系活苗等)、生物安全措施保障等预防手段,但非典型新城疫还是成了鸡新城疫新的流行趋势。
发病时往往混合感染细菌和病毒, 比如大肠杆菌、支原体、H9型禽流感、传支等。 经过免疫的鸡群多发生在25-40日龄之间。主要表现为轻微的呼吸道症状,食欲减少,产蛋鸡主要出现产蛋率降低。2-3周后产蛋率恢复,但是沙皮蛋、软蛋等劣质蛋数量增多,种蛋孵化率降低。发病严重者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如呼吸困难、甩头、张口呼吸、绿色粪便增多等症状,与其他一些呼吸道疾病如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病等病的症状十分相似。低发病率和低死亡率是非典型新城疫的一个特点。发病率一般在10%-25%,死亡率在15%-35%,蛋鸡产蛋率下降30%左右。有的单纯性的非典型新城疫仅仅表现出轻微的不宜察觉的呼吸道症状或者拉稀现象,混合细菌或者其它病毒感染后,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所提升。
3、防控措施
非典型新城疫是蛋鸡产蛋下降和肉鸡呼吸道久治不愈的重要原因。建议在多日龄多批次鸡同在的鸡场使用基因Ⅶ型弱毒疫苗、灭活苗。35日龄尽管使用过灭活苗和活苗,但新城疫HI抗体一般不高,注意做好生物安全措施,可有效提高免疫力。蛋鸡开产前用灭活苗免疫接种,尽管HI抗体滴度高,但开产后每隔1~3个月要用活苗免疫一次,增强粘膜免疫作用。此外,还要注意保证HI抗体水平的控制,开产后每月对每群鸡进行抗体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