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散养鸡应重视解决六个方面的重要关系
慎重做好林地的选址规划一 正确处置方便与隔离的关系。
不能只考虑管理方便,养鸡户选择林地时。而不考虑防疫隔离和环境条件。林下规模化养鸡应慎重选好场址,远离水泥、化肥、化工机械厂、公路主干道、集贸市场等,选择相对恬静的林地来减小噪音的污染;选择夏季树林茂密、冬季阳光充分、雨季不易成涝或暴发山洪、地势相对高燥的林滩涂林地,防止空气、尘埃、水源、病菌和噪声等污染。林地的选择也不能过于偏僻遥远,还要考虑养殖管理区道路、水电、场地等建设成本,包括物资产品等的运输、技术人员服务距离、时间及疫病防控问题等。
科学建造坚实的鸡舍二 正确处置简易与标准的关系。
应该科学建造并要求坚实。南方鸡舍一般都选用坐北朝南,有些散养户认为散养鸡鸡舍简单或随意搭建敝篷即可。其实散养鸡育雏、避雨、防寒的鸡舍建造十分重要。即进风面选在南侧,冬季能避开寒冷的西北风吹袭,夏季又能利用东南风或西南风作为主导风进行自然通风;鸡舍中梁高2.8米,前沿墙高2.2米,门高1.8米,窗高1.2米,宽1米,南侧墙每个窗下必须留有30厘米的方形进气孔,并在相对应的中梁处留有直径25厘米的出气孔。*在鸡舍北面墙壁外侧加层保温板,也可直接用质量好的塑钢保温板建造。
合理确定放养的密度三 正确处置规模与效益的关系。
不能逾越养殖容量。一般放养密度应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则,但任何产业发展与资源的利用必需互利双赢。首先养殖密度要合理。每亩林地放养150250只。密度过大,草、虫等饵料不足,增加精饲料喂量而影响到散养鸡肉的风味。当然放养密度太小,林地资源浪费较大,生态效益不够明显。对于放养的群体规模一般以每群1000到1500只为宜,必需采取全进全出制的饲养模式,绝不能大小混养或不同批混养。
适时做好舍内的补饲四 正确处置放养与舍饲的关系。
雏鸡脱温后放在林地内散养,放养季节一般选择在阳春三月至深秋十月。